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月报|2023年6月期:后人类研究、人工智能伦理研究、译介传播影响研究……


什么是《论文月报》?


《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


往期回顾

论文月报|2023年4月期

论文月报|2023年5月期








2023年6月导读


2023年6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28篇论文,分为3个板块。科幻小说研究板块主要涉及后人类研究、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和译介传播影响研究。其中还摘录了一篇关于奇幻题材《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的“异世界”研究。科幻影视研究板块,除中国化、本土化叙事研究外,文章《新时期科幻电影的起源、危机与演进——以〈珊瑚岛上的死光〉为例》回拨历史的光谱,回到时代的现场,反映彼时科幻文艺所处的境地。专题研究板块涉及科幻现实主义、科幻文学研究的“现代性”、佛教机器人学伦理、科幻文学的法律想象以及人类世等专题。


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


一、科幻小说研究


“换生灵”克拉拉:《克拉拉与太阳》中的游牧主体与后人文主义解码  



作者:吕广钊(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发表期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想象力研究”(22CZW057)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SMJLcriVwnfmmS7JeZJC7lsoqv_6yOH2npSLX6wDx3vQW5C_LUy4f


摘要:在其新作《克拉拉与太阳》中,石黑一雄刻画了“克拉拉”这样一个聪慧、细腻的人工智能形象,它与主人乔西保持着深厚的感情,但也在乔西病重时,做好了替代乔西、成为乔西的准备。通过这样的方式,石黑一雄触碰到机器人叙事中的经典问题:何为人?何为机器?为此,他给出了一个颇具人文主义色彩的答案——人心。但如此一来,我们对人心的强调却强化了人和机器之间的二元对立,这种以“人”为本,以人文主义主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在哈拉维所定义的“蜘蛛世”中,将会成为我们自身的限制。克拉拉作为后人文主义的“换生灵”,能够帮助人类实现自身辖域化身体的解码,从而生成布拉伊多蒂眼中的游牧主体。


相关文献:

[1]尚必武.机器能否替代人类?——《克拉拉与太阳》中的机器人叙事与伦理选择[J].外国文学研究,2022,44(01):28-45.

[2]罗伯特·伊格尔斯通.克拉拉与人:动因、汉娜·阿伦特和宽恕(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22,44(01):1-12.

[3]亚当·帕克斯.太阳之下无新意:石黑一雄小说《克拉拉与太阳》中的计划性报废(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22,44(01):13-27.


蒸汽朋克科幻小说中的后人类之思



作者:金冰、孙苏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发表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依托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蒸汽朋克小说与后工业时代的科学想象及其启示”(20WXB006)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h5ippNI3bUark95KeReEyzYaLNnNFsL2CvZKnLy_gzNyMz3gN70Y4


摘要:本文在对蒸汽朋克科幻小说的起源、发展及特征进行历史回溯与评述的基础上,从后人类视角聚焦于两部具有代表性的蒸汽朋克科幻小说《莫洛克之夜》与《差分机》对技术伦理和后人类主题的文学性呈现,阐述蒸汽朋克科幻小说如何通过对维多利亚时代进行技术重构从而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技术焦虑”主题进行解构,并通过分析小说中所呈现的后人类生存图景,揭示蒸汽朋克科幻小说所蕴含的人与机器及其他生命形式共融共生等后人类主题,体现了蒸汽朋克科幻小说对后人类主义的深刻思考。


相关文献:

[1]霍盛亚.西方文论关键词:朋克小说[J].外国文学,2022(05):118-130.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爱情?——论珍妮特·温特森《弗兰啃斯坦》中的跨界之恋



作者:都岚岚(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世纪英语推想小说的未来世界建构与伦理内涵研究”(22BWW057)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SMJLcriVwnfmmS7JeZJC7WJOrDPWLIsVNGvPwZjNqHwWG4xvfNVrk


摘要:如果机器人真正介入人的生活,包括爱情在内的人际关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人可以摈弃肉身,将大脑变为数据上传至任何载体,人是否就可以不再受物质性身体的束缚,便因此可以免除一切病痛、丧失和死亡,从而走向永生?2019年英国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出版的《弗兰啃斯坦:一个爱情故事》通过重写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表达了生物工程、基因技术和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语境中生命观和婚恋观的变化。本文拟围绕《弗兰啃斯坦》中的性别政治和离身性这两个核心问题,阐释温特森对后人类社会中酷儿之恋和人机之恋的设想,认为该小说体现了性别伦理、人机伦理和生命伦理三个层面的伦理隐忧,表达了新语境下对爱情以及对身体、意识、生命与死亡等问题的思考。


多丽丝·莱辛科幻小说的生态思想研究——以《裂缝》为例



作者:唐玉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丽丝·莱辛的生态思想研究”(2020KY20008)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ZsFAuEpLIxa_703Z0pmbPW622F7Njky3Aexqd-XihT8NmMA9ac7Ge


摘要:长期以来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多丽丝·莱辛的科幻小说《裂缝》既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所面临生态危机的深忧,同时也彰显了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莱辛以其文字优美、思想深邃而又不失幽默的笔触风格传递了人类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生态家园的殷切期望。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刻剖析作品中史前女性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想关系、男性与自然对立冲突的矛盾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关系,全面理解莱辛科幻小说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亚·别利亚耶夫科幻小说之哥特主题探析



作者:杨朵、武晓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SMJLcriVwnfmmS7JeZJC7Rz6vB_XBEhzAjWo4NxBMAGMvB3Z9u8au


摘要:亚·别利亚耶夫是俄罗斯(包括苏联)著名的科幻作家,有“苏联科幻之父”和“俄罗斯的凡尔纳”之称。别利亚耶夫的科幻作品不仅在俄罗斯得以多次再版和研究,同时在中国科幻发展初期乃至今天仍被大量引进、翻译和再版。俄罗斯科幻小说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哥特色彩。别利亚耶夫的科幻创作正是沿袭了俄罗斯文学传统中的哥特幻想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科学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反思。作家主要通过运用黑暗、死亡等传统哥特元素去构建独特的精神实验场域。在这里人类恐惧的不再仅仅是经典的哥特环境,更多的是成为这种场景的未知科学力量。此外,别利亚耶夫的科幻小说不仅同《弗兰肯斯坦》一样具有哥特色彩,同时也延续了后者提出的“科学怪人”问题。尤其是在近期国内科幻研究热潮的影响之下,在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系列问题面前,别利亚耶夫科幻小说中的“弗兰肯斯坦”启示——科学伦理和人类主体地位问题等——愈来愈有研究价值和警示意义。


相关文献:

[1]杨朵,武晓霞.别利亚耶夫科幻小说中的科技伦理之思[J].科普创作评论,2022,2(04):54-60.


《冲破黑暗》的后人类主义叙事研究



作者:杜巧玲(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依托基金:202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理查德·鲍尔斯小说的后人类主义思想研究” (2022BWX001)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n_7PMrtB5p83pZtHNLFQX5y2m8-__Zxzk-XYx_f41ppC6XXPAH02O


摘要:通过对跨学科写作、人际关系的异化、科技与自然的对立与融合、虚拟与真实的对比等写作技巧和思想的分析,说明后人类主义叙事对建构《冲破黑暗》这部小说的主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表现出鲍尔斯竭力冲破科技崇拜的牢笼束缚,渴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思想,进而阐明后人类社会中,人类唯有回归自然与本真,超越科技与理性,才能摆脱机器文明的枷锁,净化人类的灵魂,恢复人类的精神乐园,实现人与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物种的共同发展。


2000年以来中国类型小说的英译出版传播研究



作者:李巧珍(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传媒论坛》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Uf72pHmBbH1xQPn3ZVGY8P7z6vgxfgwpXf-g34hZAk-KFs5ukxyCc


摘要:新世纪以来,中国类型小说的海外传播获得了较大成功,引起了英美主流新闻媒体和权威书评杂志的关注,在普通大众读者中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类型小说的英译出版特征与传播效果,揭示其海外成功传播的原因,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些经验启示。


浅析刘慈欣《三体》中的现实主义思想及中国叙事



作者:李建福、高序莹(山西大学)

发表期刊:《现代交际》


依托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文化自信视角下对外汉语传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2022-034)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A_qPzGRwHzm7qDmkqB_mK7NX6q3EqXOmsFfKkvNdpxnG1qMc8763I


摘要: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成名作《三体》三部曲在国内外吸引了大批忠实读者,原因之一就在于《三体》提供了一种关于生存的中国式想象。书中构建的宇宙社会学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学派在基本假设、理论和道德观等方面存在共同点。此外,作为中国本土科幻文学,《三体》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如人定胜天、家国情怀和谋略智慧等融入跌宕起伏的小说情节中,向世界展现了东方思维和中国的精神风貌。


解构森见登美彦作品中的“异世界”——以《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为例



作者:顾睿姁(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今古文创》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HeDnle7nReXy-SrhoqyaVcmTvvcTKYW9aFwUTbuCmfR


摘要:日本现代作家森见登美彦的奇幻小说大多以大学生的恋爱故事为轴,虽然文风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有些相似,但究其主旨则更为轻松。因此,本文仅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出发,以《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为例,探讨森见登美彦的文学作品中幻想世界的特征,并着重研究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具体来说,本文从故事所涉及的地理背景、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这三个角度,探讨森见登美彦的文学作品中幻想世界的特征,并通过这三个方面一一对应森见登美彦的现实生活,寻找到森见登美彦笔下的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强烈联系,以此学习其构建文学世界的独特方式。


《克拉拉与太阳》的空间建构与伦理书写



作者:王靖雯(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发表期刊:《镇江高专学报》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s0jcRBj6rs34q2Y1F1GL1kCB3cBtQ3db86sxJr43Q1AGUsl2MIFet


摘要:在《克拉拉与太阳》中,石黑一雄探索了科技社会中人类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复杂伦理关系。小说中,智能机器人在商店(区隔空间)、家宅(零度空间)被规训、被忽略,被赋予“身体在场、伦理缺席”的商品与工具身份。但同时这些空间对智能机器人来说又具有神圣意味。在这种所谓的“神圣空间”中,智能机器人最大限度地表现了“人格化”的特质,映照出现代科技社会中人的“机器化”。通过将智能机器人的“人格化”与人的“机器化”相比照,作者不仅窥见了人对智能机器人的矛盾态度下深藏的伦理秩序与伦理正义的失衡,而且呼唤人类给予智能机器人更多伦理关怀。


二、科幻影视研究


新时期科幻电影的起源、危机与演进——以《珊瑚岛上的死光》为例



作者: 黄哲敏(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发表期刊:《当代电影》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BVK3XhsEjoOatA1PcY1xktasyPbAfsqiNv2VU1zF7VuuSPWylrU07


摘要: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无疑是中国新时期的重要社会发展方向。在此语境下,“科学幻想”作为现代化意识形态在文艺理论层面的延伸,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艺实践中不断显隐。科幻文艺在步入“黄金时期”的同时,也因其逐渐对传统科普模式的背离而招致批评。其中,新时期首部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从其原著至电影改编所经历的延宕与争议,恰好从侧面反映出科幻文艺在新的历史阶段遭遇的种种挑战与危机。《珊瑚岛上的死光》如同一个坐标,在理论、历史与美学的交叉轴上,为我们延展出一幅复杂且暧昧的文化图景。


相关文献:

[1]刘阳扬.科幻小说与“新时期”文学——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发表前后[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08):194-205.


技术的艺术:唤醒创造性力量的科幻电影



作者:孙承健(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

发表期刊:《当代电影》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BVK3XhsEjoOatA1PcY1xkBl53HBiiSGNMylryF1oPVVOuaGjSokPm


摘要:本文围绕科幻电影的创造性问题,从技术的创造性、科学的创造性,以及艺术的创造性等相关问题,对于当代科幻电影在科学和哲学层面的建构逻辑进行阐释和分析。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联系,既在形而上层面,涉及由科学与哲学的核心命题,更在形而下层面,涉及科幻电影的建构逻辑与基于可实现性层面的技术手段。因此,三者之间的存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当代科幻电影发展的结构性要素。


中国科幻影视创作的叙事新变与人机关系的哲学反思



作者:郭子淳1、孟宪宁2、陈赟冰3(1. 北京化工大学2. 韩国大邱大学3.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

发表期刊:《中国电视》


依托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22YJCZH041);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动漫研究中心资助项目(DM202213)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zKOXyfOQ_PUL71oHELZrNrgDAGsuXivei3oG3d-ZwbQD6__BfUwi2


摘要:近年来,科幻创作中身体观的具身化转向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科幻影视剧的叙事格局。本文以“身体观的现实性考究”作为中国科幻创作多样化呈现的基础,将具身意象作为具身叙事的关键,探讨作品中身份驱动和时空体作为具身叙事创作的建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科幻图景中人机共生下的大宇宙生命理论、乡土情结及其背后的哲学思考。


中国科幻影视话语的想象变迁与共同体美学



作者: 范志忠1、张明浩2(1. 浙江大学2.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发表期刊:《中国电视》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ZD19)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zKOXyfOQ_PUL71oHELZrN7ly_aiH3J-4B-acIDIAYimvxA47zQ30u


摘要:近年,《三体》《流浪地球2》《独行月球》等中国科幻影视剧通过建构“生存危机”的“中国式救赎”话语,表达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学理念。本文认为,中国科幻影视的“在地性”影像表达,其呈现方式因时代审美不同、现实语境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且一直秉承着务实、在地的民族特色;纵观中国科幻影视的历史发展,其背后表现出一种想象的变迁,即受众想象力消费的变迁;科幻是传递中华民族精神、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念的重要承载媒介,创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科幻表达的中国话语。


论中国科幻剧集的“想象力消费”与想象力表达



作者:陈旭光1、郑好2(1.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 内蒙古艺术学院影视戏剧学院)

发表期刊:《中国电视》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zKOXyfOQ_PUL71oHELZrN7uBZyeltrUG3muskWTLTe6moXX_JYbC8


摘要:近年来,随着《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热映,中国科幻类影视作品的发展进入了上升时期,剧版及动画版《三体》的播映,亦呼应着这一科幻影视的热潮。本文主要探讨科幻类影视作品的“想象力消费”问题,着重分析想象与现实、想象力表达与技术呈现等关系,并对中国科幻剧集的现状、初步成功的原因,以及有待提升之处投以关注。


中国科幻电影中的能源书写



作者:彭涛、刘逸飞(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发表期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21BB053)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Cce5F-TYyFHCcH2qKLaoZ2ViAVBojDkuZlyWbGt6x2aFm4pSOfzKj


摘要:中国科幻电影,在工业体系建设和科幻思维开拓上还有一定的不足,而于能源对象的表现上却显现出较为清晰的历时逻辑。在物质相对匮乏的现代化建设初期,支撑多方面生产发展的能源,为文艺创作者畅想美好未来提供了通道;受20世纪90年代的环保热潮影响,破坏生态的能源加工厂,一度成为批判话语聚焦的对象;进入21世纪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电影传递科学人文主义精神的现实基础。尽管银幕上能源符号的社会所指不断变迁,然而电影呈现能源的思维倾向还是颇为单一,这揭示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乏力的部分原因,未来的国产科幻作品势必呼唤更多批判性思考的加入。


科幻电影《沙丘》的史诗感构建



作者:崔巍(四川传媒学院戏剧演艺学院)

发表期刊:《戏剧之家》


依托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2021年度一般项目“融媒时代的具身阅读实践与数字出版优化研究”(CDCM202109)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Lx1bgHFASstAfDbnJ7OEeHTalVp_bkvRterM5jXIb5qjaYBUeGB9Z


摘要: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电影《沙丘》作为一部太空歌剧电影,较全面地构建出了史诗的观感。“巨大沉默物体”影像的成熟运用使宏大的故事背景得以展示,建立了神秘性和敬畏感。历史与未来交融的科幻背景模糊了对时间的感知,复古的场景造型与人物行动营造了历史故事的沧桑感,而在冷峻的叙事节奏中徐徐展开的残酷政治图景使影片带有浓重的古典传奇色彩。导演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入挖掘也提升了影片的思想高度,使其具有史诗的震撼感。


三、专题研究


以科幻创作为镜:返照、预见与超越



作者:陈楸帆(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

发表期刊:《上海文化》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FNHSw4a35-DlX3uSsLMDmFBAZ3-E70dOuwL46-PJf80KdF2csuO2k


摘要:10年前,在2013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科幻高峰论坛上,我提出了“科幻在当下,是最大的现实主义。科幻用开放性的现实主义,为想象力提供了一个窗口,去书写主流文学中没有书写的现实”,试图策略性地为中国科幻发展寻求突破口。但这并不是“科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科幻史上的首次登台亮相。


体验与想象“现代”的方式——中国式现代化起点处的科幻与鲁迅



作者:姜振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发表期刊:《上海文化》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科幻的审美逻辑和社会影响研究”(21CZW055)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FNHSw4a35-DlX3uSsLMDmFxWgL48iNT6UcK0g1q4_j2f54Kf6TUWw


摘要:“研究科幻文学如果不从‘现代性’着手,就不能真正接触它的内核。”科幻作品中的想象,往往建立在人类对现代科技的把握、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在最初作为外来器物的震撼过去之后,科学的逻辑、方法和审美,会在现代化历程中逐步居于视野的中心。当科学开始在想象语境中被体验,在时间维度上被推演,科幻也就成为兼具实践性和可能性的人类文化实践。


相关文献:

[1]宋炘悦,国家玮.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对鲁迅思想命题的“重写”——以刘慈欣、韩松为中心[J].鲁迅研究月刊,2022(07):46-57.

[2]宋明炜.《狂人日记》是科幻小说吗?——论鲁迅与科幻的渊源,兼论写实的虚妄与虚拟的真实[J].中国比较文学,2020(02):18-35.

[3]王琳,向天渊.游走于“科普”与“科幻”之间——鲁迅对儒勒·凡尔纳小说的翻译[J].鲁迅研究月刊,2016(11):43-52+69.


“佛教机器人学”:机器人工程师森政弘的人文思考



作者:程林、王之梦

发表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报》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5iO2vZ0jWu7ShS_sKvBZ6Q62aLvZ2-JHAoSglEStKSld7fG80lX9YYzad6c9-8NeB1-RM4QJ-rKUSJTpb-nN75


摘要:一般而言,人们不易将作为高新技术代表的机器人与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宗教联系起来思考,例如不易将机器人视为宗教学研究的对象。但在国际学界,通过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视角观察或阐释机器人(或AI)、人与机器人关系的研究已非稀奇。


相关文献:

[1]维尼·布罗迪,邵明.日本机器人学家森昌弘的佛教式“恐怖谷”概念[J].宜宾学院学报,2012,12(08):1-7.


笨法律、真法律和硬法律:科幻文学的法律想象



作者:岳林(上海大学法学院)

发表期刊:《上海文化》


依托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隐私问题研究”(2020BFX003)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FNHSw4a35-DlX3uSsLMDm6COpWrByv5chf9R-_moPqnJUfpOkR2iS


摘要:科幻文学是因科技想象而产生的社会想象。作者必须超越现实,虚构尚不存在的科学技术,推测可能出现的社会图景。如果只有科学技术,没有关于人类和社会(且不论什么意义上的“人类”和“社会”)的任何描写,科幻文学也就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学了。所以,科幻文学必然是想象中的社会实验。也因此,人们不难在科幻文学中看见形形色色的法律投影。


科幻文化为何如此“出圈”?——一个基于后人类视角的观察



作者:王坤宇1、程顺溪2(1. 集美大学文法学院2. 厦门大学中文系)

发表期刊:《上海文化》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FNHSw4a35-DlX3uSsLMDmvbWxEkm8W7qwRHcql0N4GyrL0UJLvN3c


摘要:早在2013年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科幻高峰论坛上,作为“新生代”科幻作家“四大天王”之一的韩松(另三名为刘慈欣、王晋康和何夕)就曾颇具信心地预测指出,未来30年内,“在全球化加速背景下,《三体》将获得雨果奖,带来一次科幻高潮……中国科幻电影也将随‘华莱坞’的崛起而崛起”,而中国科幻也由此“进入更多产业和领域”,并“与本土文化更融合,发现新题材,创造新流派,改造旧文明”。如今10年方过,随着刘慈欣于2015年凭借《三体》获得雨果奖,这一系列预言正逐渐变为现实。


生态批评的目标:从作品分析到知识生产——以当代科幻文学为例



作者:周红菊(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贵州师范学院)

发表期刊:《当代文坛》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t3qWteJ6FR8AhZ633FGmQ93gSBBsQJKDMuYlxKUmsrfnU8QV_zLml


摘要:生态批评源于上世纪的环境危机,旨在发现影响生态的人类实践和思维方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幻文学想象未来世界的场景和危机解决方案,需要深厚的科学、哲学等知识才能在“知识产出”的层面上进行阐释,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对作品分析的误解。科幻文学的生态解读,是作品分析、理论构建与知识创新的互动过程,三者互相验证、共同成长,最后形成多重形态的知识,并融入到一般知识体系,占据累进性的地位。从分析作品,上升至对终极命题的追问,在知识生产维度,考察科幻文学的生态批评,有助于重新审视生态批评,重建文学研究解释、探究环境危机的深层机制。


数字空间中的“超人类”生成与演变



作者:赵倪聪1、蔡峻2(1. 浙江大学文学院2.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

发表期刊:《未来传播》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4I5QO_tkO7O0gmXvz_fawezP4gsMI4ZtnNNJQMfw_XcoftEHcTstL


摘要:数字革命,让人类本需依赖科学进步才能完成的生物性进化得以快速地实现。互联网媒介尺度的升级,将进入数字空间的用户再一次肢解,与之替换的虚拟躯体得到赛博式的生命延长、机能强化、肢体改造,让数字空间中的虚拟自我指向朱利安·赫胥黎所提及的超人类模式。无序、复杂且独特的虚拟数字空间,无声地改变着超人类的属性和与现实用户的关系,其具体表现在Web 1.0的自我之投射,Web 2.0的自我之重启,以及Web 3.0的自我之新生。原存于数字空间的自然属性逐渐被虚拟世界所剥离,现实的元素在虚拟的躯体上不断消解,用户主体与超人类客体的边界逐渐模糊。奇点的存在,更是让超人类存在脱离现实用户本体的可能,形成独立身份。


ChatGPT:来自技术哲学的解读



作者:尼古拉·利贝拉蒂1、陈小夏2(1. 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2.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期刊:《上海文化》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FNHSw4a35-DlX3uSsLMDmHro2tqZe0hn6bbZarcAJsG-og8xyWIuL


摘要:ChatGPT的发展与潜在的应用可能,正在吸引学术界和社会对AI的兴趣。虽然一些著名的大学与出版商已禁止ChatGPT的使用,但究竟该如何对待类似的技术还不明确,这一主题需要澄清。通过引入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非中立性概念,并结合赛博朋克和索拉朋克两种不同的科幻叙事,本文提出对ChatGPT的应用不该仅仅从制定规范的方式限制其应用,而是要看到书写工具正在重新构建作者和文本的定义、内涵和关系。普通使用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而不是消极地被技术改变。


后人类视域下的数字艺术与三种虚拟身体观念



作者:刘书亮(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发表期刊:《艺术传播研究》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虚拟数字人的产业应用与文化生态研究”(22CH191)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AiE_mEgfG6ezWQczoU4IQPh99Hq4HuHoKYw1Ze8Xx_2nfz9qcRw-e


摘要:在后人类视域中,数字艺术的媒介特征与传播规律都是直接关乎身体的,且许多科幻艺术作品也在借助叙事来完成对虚拟身体的想象。通过重新考察著名思想实验“莫拉维克构想”与“缸中之脑”,可以发现身体观念在后人类演进想象中的关键地位,并可提出关于虚拟身体的三种理解范式。首先,数字游戏、虚拟现实均是构造“代码身体”的代表性艺术形态,它们以人的身体形式为蓝本,在特定维度上建立数据化、编码化的模型,从而大幅简化了生命表征,同时也是我们对人工智能与虚拟数字人进行身体化想象的重要手段。其次,“隐喻身体”以互联网为数字时代下的典型代表,它虽不具备也无意仿制传统肉身的形式,但显著地重构着人们的感官,更是深刻影响了数字艺术的大众传播。最后,“肉身仿拟”追求数字空间内的身体表征与人类肉身的一致性,尽管它迄今仍是一种技术神话,是某些科幻艺术作品乐于想象的“未来身体”,却也值得艺术界警觉与反思。


“人类世”与“资本世”之争的演变趋向及其现代化审视



作者:刘魁、罗民杰(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期刊:《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技术创新哲学与中国自主创新的实践逻辑研究”(19ZDA04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理论发展趋向研究”(19BKS077)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P9n3wSOpcnny86A7_VGvoFp3w5dn1NUDdCnDhGFTZwL


摘要:对于当代全球气候危机的成因及其对策,保罗·克鲁岑提出了著名的“人类世”假说,主张以气候工程应对,引起学术界的广泛争议,其中以马尔姆、摩尔等人的“资本世”与其“人类世”之争影响最大。自历史学家查克拉巴蒂从大历史的视角对于这场争论进行反思之后,学术界逐渐走上了如何走出“人类世”危机、建设后人类世的探索道路,哈拉维、拉伍洛克、斯蒂格勒等人的各种后人类世假说应运而生,生态现代主义、生态非现代主义等学派从不同路径进行了探索。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脑机接口技术、人类增强技术以及GPT-4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发展,“人类世”的生态危机可能为智能机器人的“替代危机”所取代,为此社会各界忧心忡忡。对此,人类必须转换思路,摆脱具有西方中心主义特征的经典现代化,走人与自然(包括智能机器人)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才有可能迎接光明的未来。


后殖民批评视域下的赛博空间书写与批判



作者:何榴(西南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保罗·维利里奥速度美学思想研究(CYB22102)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5S0n9fL2suRadTyEVl2pW9UrhTDCdPD642JQ5UnStQIpkxROsDON4Le-UZN9bymqXcacix2KTRp5l1rogZsj98


摘要:西方科幻文学中的赛博空间书写揭示出后人类语境中东方文化的突围路径。在后殖民批评视域下,赛博空间的信息赋权功能使东方得以自由发声,挤压了西方话语霸权;赛博空间的虚拟性改变了传统将东方视为文化“他者”的形象书写,一定程度上解构了西方文化霸权;赛博空间中的技术想象凸显了东方的高科技优势,从而瓦解了西方科技霸权。赛博空间书写的诗学张力构成了对“西方中心”叙事策略的多维拆解,具有强烈的后殖民批判意味,为中国科幻创作突破西方中心话语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由于我们能力有限,以及科幻研究和其他社科研究之间的边界也逐渐在模糊化,所选内容难以完全涵盖本月发表的所有科幻相关研究论文,如有错误和遗漏,欢迎各位师友补充和批评。也欢迎广大科幻研究者、订阅者提供更多信息渠道。


主编:拉 兹  天洛_奇

编辑:助教  周燕春

美编:二九


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是由科幻爱好者及青年科幻研究者发起,由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的公益性学术项目,主要为使用中文或以中文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科幻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提供开放式传播和交流平台。我们将主要举办以下两项活动:1.定期邀请科幻研究者举办线上讲座,分享他/她的最新研究成果;2.定期制作与刊发《中文科幻学术速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